日期:2010/10/29(五)

時間:16:30~19:00

地點:葛麗絲安安

主持人:蘇子齊

紀錄人:林岱華

討論主題:孟子

與會人:蘇子齊、李冀、李亞蓁、林岱華

討論:

1. 韋本p.256何謂「先驗主義」?(p.270亦有提到)如何使後來儒學的發展造成很大的侷限?

Ans:孟子的「先驗主義」可說是一種超越感官、經驗,超乎體驗,也就是先於經驗的主義。例如:孟子所說得四端即是「仁、義、理、智,非由外鑠我也,我固有之也。」所以「惻隱之心、羞惡之心、恭敬之心、是非之心」是人天生即有的。孟子認為凡是正常的人,再沒有喪失心智能力之前,都有自然的流露。所以孟子的性善論就不是經由知識上曲折的論證過程所得到的結果,他是直接就當下流露的具體生活中的惻隱、羞惡等德性的表現而印證到人性普遍價值的存在。由孟子的先驗觀點,根本排斥從經驗知識的觀點探討人性。

我們認為先秦諸子中,老子的「不行而知」也是一種先驗主義,而墨子因為他會經過自己創造好的一套邏輯推演,所以可說是經驗主義了。

至於使儒學造成的發展侷限,我們覺得發展到宋明理學王陽明等人的心性論,因為承襲孟子認為理所當然的「反身而誠」,甚至認為如「反掌折枝」般的容易,追求人固有之的「四端」,而沒有任何學習的方法,(相對而言,荀子就有各種方法,例如:化性起偽、隆禮、重視「積」等學習的方法)不但使後學者難以了解學習,甚至有可能造成個人詮釋,離原本的儒學有越來越大的差距。因此造成了儒學發展的侷限,像是追求孟子一路的宋明理學到後期漸漸沒落。

 2. 蔡本p.138中說「心性是一」(又銘老師也如此說法),然又何以說「盡心是知性、知天」的關鍵所在?(心、性既然相同,又何以有先後之別?)

Ans:此問題由蘇子齊同學下次上課時再與老師討論。

11/03劉又銘老師的回答:蘇子齊是中三甲班代,找到蘇子齊就可以找到中三甲班代,就可以知道目前中三甲的動態。
心性是一,這是說兩者基本上是同一個討論對象。但我們就這個對象裡的某個向度(對內對外的一個未曾扭曲的覺知、思辨的主體)說它是心,又就另一個向度(作為一切生命活動的最純粹最根本的因素)說它是性。
你不要從自己所以為的「心(應該是包括各種現實的、流轉的、曲折的狀況的吧?)」、「性」去想這問題。你要根據孟子所界定的「心]、「性」去想這問題。

3. 韋本p.263說「道德隨著不同的情境而變異,孟子稱之為『權』.....這個層次的道德是經而非權」,「經而非權」中的「經」謂何義?

Ans

孟子的「道德的理想主義」,是從形上學的觀點,肯定道德主體的普遍性和經常性,而此普遍性及經常性即「經」,是種恆常不便的倫理道德,而非那種隨者不同的情境變異而變異的道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nksa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